第(2/3)页 开玩笑,烤红薯哪儿有肉香? “好像是在田埂那边!风从那边吹过来的!” 赵铁牛猛地吸了一口,眼睛一亮,伸手一指。 七八个孩子猛地拔腿就跑,哗啦啦的像是一窝蝗虫,很快就越过了土桥,翻到了田埂那头。 一翻过去,眼前景象就叫几人步子都挪不动了! 是肉汤! 哇! 真香! 此刻,田埂这边,谢昭正带着谢恬熬汤。 野炊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。 谢昭在田埂边上挖了一个洞,随地找了两块石头垒着,下头空空的,正好放柴火,田埂上的风一吹,火苗“噌”的烧起来,又旺又猛。 他带了一个大的泥瓦罐,不过是破了一个口子的,以前家里用来烧水,又来破了就堆在角落里,分家的时候王金花硬是塞给了谢友振。 足够大,大木桶半桶水都能放下。 谢昭是真的在“野炊”。 下头烧了旺火,泥瓦罐里头先下了肥油,熬了一小盘昨天挑拣剩下来的小鱼,熬得微微发白,再将鱼捡起,把一把肉沫放进去炒。 加入生姜葱白去腥,最后将鱼倒了进去,加半大桶水,奶白色的汤满满一瓦罐,上面飘着一层厚厚的油。 这会儿水已经煮开了。 热气飘散,香味勾得人馋虫都跑了出来。 饶是谢恬吃饱了面来的,这会儿闻着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。 她偷偷瞧了一眼谢昭。 心里头犯嘀咕。 二哥啥时候做饭这么好吃了? 这随随便便熬的一锅鱼汤,怎么这么香? 而谢恬不知道的是,鱼汤之所以香,是因为足够的肥油和那一把瘦肉。 美拉德反应,这是往后几十年的专业名词。 七八个孩子悄悄探着脑袋看,一直在咽口水。 一个个小眼睛珠子滴溜溜的,黑漆漆的,愣是半点都挪不开! 谢昭忍住笑,扭头对谢恬的道:“都认识吗?” 谢恬看了一眼,点头,也悄悄对谢昭道:“最边上的赵铁牛和王二虎,是这块儿的孩子王哩,打架最厉害,大家都服他们!” 谢恬示意自己知道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