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可是仔细想了想,他上辈子在这里呆了几年,似乎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个老师呀! 难道是向阳镇的? 可是怎么这么穷困潦倒? 谢诚摇头。 他一直在矿上呆着,也没上过几年学,他哪里会知道魏庆之? “二哥,我知道呀!” 正在洗碗的谢恬支棱起了脑袋,冲着谢昭眨了眨眼。 “魏老师很可怜的!他前些年在向阳镇教书的,可是后来就被赶出来了!” 谢恬歪着头,想了想,眼睛一亮,“我想起来了,是我们老师说的,说魏老师被审查了,成分不好,所以向阳镇小学就不要他了!” 成分不好。 这年头,这四个字简直能压死人。 谢昭的脑袋里,一个念头却忽然极快的闪了过去。 他忽然开口道:“魏庆之不是咱们本地人吧?” “不是!是从京城来的!他可有文化哩!以前小学里就数他教得最好,真是太可惜了!” 等等? 京城?! 谢昭想起来了! 这事儿在上辈子,轰动了一时。 那会子谢昭已经去了省城了,不过这事儿上了省城报纸头条版面,他想不知道都难。 时间线往前拉十年前。 1973年,那是魏庆之第一次从京城下调到石水村。 这个十里八村出了名的贫困村。 他被安置在石水村第二生产队里,白天在一号农场改造劳动,晚上就睡牛棚。 他是重点关注对象。 也是唯一一个从京城来的知识分子。 这些年,随着陆陆续续的回城令下调,石水村周围的农场知识分子和年轻人都回城了,只有他一个人留了下来。 而一直到死,上了报纸,被轰轰烈烈的刊登在省城日报上,谢昭才知道有这么一个京都来的大学老师,死在了石水村。 报纸上的文字很公式化,甚至连他的来历都没有说太多。 只说学生无数,可惜犯下政治错误之类的。 谢昭都记不太清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