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最后拿瓦罐子挖小菜。 辣油萝卜丁,霉豆腐,还有腌制的洋姜和藠头,切片,用辣椒一炒,下粥一绝。 谢恬每样都挖了一点。 忽然瞥见刚好对面从厨房出来,走外面倒水的赵金昌。 她咬了咬嘴唇,拿了一个小碗,每个小菜都夹了一点出来,朝着赵金昌走去。 “赵大爷,这是我爹妈做的家常小菜,你尝尝, 要是不喜欢吃,就倒了吧!” 她气鼓鼓的。 显然还在为上次赵金昌把菜倒了的事情生气。 赵金昌却并不觉得尴尬。 谢恬放下碗就走了。 赵金昌盯着那小菜看了看,最后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。 半个小时后。 白米粥好了。 盖子一掀开,热气腾腾的往外涌,咕嘟嘟的白米汤,还有空气中弥漫着的炒酸菜的香味儿,叫人食欲大开。 魏庆之也回来了。 他看着似乎有些疲惫。 见着院子里一大群人坐着,他一愣,露出笑脸,走过来,将手里东西放下,道:“回来了?” 谢昭喊了句老师。 赶紧给他拉凳子坐下,又装粥,又夹了腊肠。 “嘿嘿,老师,你这是从哪儿回来?这次不回家,我爹妈都惦记着呢,问我是不是惹你生气了。” 谢昭道。 魏庆之笑:“先喝粥,边吃边说。” 一家人开饭。 魏庆之也喝了一口,缓了缓,而后将手里一直拿着的东西,放在了谢昭的面前。 “这是一些试卷。” 魏庆之道,“从京都那边来的。” 京都? 谢昭顿了一下,“老师,您去京都了?” 魏庆之点头。 “就为了这个试卷吗?” 谢昭眉头皱了起来,“老师,就为了我的学习,您不用这么辛苦,我会好好学,也会认真学,不会辜负您的期望的。” 魏庆之六十多岁了。 而且,不知道他经历过什么,看起来比同龄人更为沧桑。 夜间,谢昭挑灯夜读的时候,常常听见他在咳嗽。 那种从胸腔里,一阵接着一阵,沉闷的,压抑的,咳嗽声,叫谢昭揪心。 而这次。 短短的几天时间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