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可要是去湖东县就不一样了。 骑车来去都要快两小时。 村子里匀出来去湖东县上班的,基本上都是能够挤出来,啥事儿都不干的劳力汉。 今天去,明天回,地里的活儿交给别人干。 可是,他们到底都是农村户口。 一家子人都指望着地里的田吃饭,更别提每年都要缴纳的公粮了。 这地,这村子,就是他们的根。 离不开。 “是啊,那城里就算是能上班,干工,咱们也没法儿去啊,我家俩娃,都得照看着,年头地里忙,离不开人,等秋尾交公粮了,咱总不能空手吧?” “谢家二小子,你是个好人,咱大家伙儿知道,就是这县城里头实在是太远了,你看看,能不能在咱们村附近找一条别的出路?我真是太感谢你了!” “友振啊,这事儿算是咱们几个求你了,咱们村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,这要是天天往县城跑,咱村地谁种?你家那几亩荒田也要人打理不是?” …… 谢家两兄弟去了京都,相当于一下子走了两个劳力汉。 谢友振一个人忙不过来,让李三刀帮忙找了人,帮着一起种地。 不然年底交公粮交不上。 话音落,众人也不再吭声了,齐齐盯着谢昭和谢诚,等待两人答复。 谢昭静静听完,给自己倒了一杯茶,想了想,抬头看向众人,道:“大家的意见我都听了,但是这事儿,我要好好想想,尽量在这几天给大家一个答复。” “我也会尽量,给咱父老乡亲找一条好出路!” 他起身,夜色下,神色真诚,丝毫不见敷衍。 李三刀和唐明雄是了解谢昭的。 听见他这样说,两人几乎是齐齐松了口气。 “好!既然谢侄子这样说,那大家伙儿就先散了,等事儿敲定了,咱再过来!” 李三刀起身,笑着招呼众人。 唐明雄一口将茶水喝完,胸口那股子一直压着的担忧也终于落了下来。 “那我就等着你的消息了!我替向阳镇的群众谢谢你了!” 谢诚送几人出去。 人全走完已经是晚上六点半了。 远处蝉鸣渐起,天上挂了半轮月。 第(2/3)页